在航海王中,有個鼻子長長的角色,叫做騙人布。而我的班上,也有個類似的角色,只是他叫做「藉口布」,我們就姑且叫他「小藉」吧!
只要遇到所有的問題,他都有數不盡的藉口。
午休講話,是因為同學先問他問題的
上課睡覺,是因為隱形眼鏡不舒服導致的
作業沒交,是因為同學借去忘了還的
弄傷同學,是因為同學先讓他不開心的
老師們對他不受教的態度,感到不悅;同學對他不以為然的態度,感到憤怒
你的一個問題,永遠可以換來十個的原因
都是不得已的,莫可奈何的
種種問題的產生,都是你不了解他的苦衷,也都是他的被動反應造成的
小藉有數不盡的藉口,讓糾正或提醒他的老師或同學感到頭痛萬分
若只是單純處理這些事件,也只能得到小藉心不甘情不願的道歉或回應
所以面對這樣的孩子,要能夠看到行為以外的內在狀態
這也是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在冰山下,沒說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想法
在小藉的種種藉口中,透露出一種「我不能輸」的感覺
不能示弱,被任何人指責,第一時間的防衛機制就會啟動。
所以不管打過來的球是什麼,只要他感覺到攻擊性,先反擊再說,先反擊就對了。
「你知道數學老師為什麼糾正你上課趴著嗎?」
「我哪知道啊!他那麼奇怪,我就頭很痛啊!他不能體諒晚上熬夜看書的人嗎?」
「但老師知道你的狀況嗎?」
「他不知道啊!所以他就不該隨便亂罵人啊!」
「那你自己也是小老師,你上次看到同學不理你的時候,你不是也在台上念了他們一輪,說不定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啊!」
「那不一樣啊!就……」
在薩提爾溝通中,歸納出五種常見的類型,分別為「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以及一致型」。而前四種溝通姿態,主要隱藏自己的渴望,而在於嘗試要得到他人的接納。
小藉的習慣,就展現了指責型的特徵:遇到問題時,會先忽略自己的問題,選擇先去找別人的錯誤並加以攻擊,也會為自己辯護
「小藉,你先聽我說一個故事。曾經,我的好朋友當著我的面,對我說著:「為什麼你總是不肯低頭和認錯,難道你從來就不會犯錯嗎?所以事情都是別人的問題嗎?」
我當時愣住了,對於認識我已經十年的好朋友,我沒有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
在嚴謹家庭下長大的我,對於「錯誤」這件事的容忍度時很低。一談到做不好的事,我就會下意識的想閃躲。久而久之,我竟然在不自覺中養成這個習慣。因為承認錯誤,好像就是變相的在承認,自己做的不夠好。
而不夠好的念頭,會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所以選擇遇到事情時,在外界身上找到理由,似乎就能夠解釋很多不夠好的事情。
「是因為別人的錯,才會導致這樣的,與我無關。這樣想的時候,我其實心裡會覺得好過一點。小籍,你有同樣的感受嗎?」
這個孩子低下頭,眼睛瞥向一邊,微微地點著頭。
對「指責型」的人來說,被指責的本身事件,並不是我們最在意的。而是這件事背後,會給我們「你不夠好」的感覺。
這對自信本就薄弱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想逃避的感覺。
我們不是不該被指責,而是面對指責,你的態度是什麼?
「你會選擇先攻擊別人,是因為你不想示弱,對吧? 」
「對!我會覺得如果別人想嗆我,我就嗆爆他。」
「但嗆來嗆去,真正的問題有被解決掉嗎?你有想過,真的都是別人看你不順眼,在找你麻煩,自己絕對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嗯……也不是!」
「那我們要做到都沒人有跟我們反應不好的地方,才叫做完美嗎?」
世界第一的安打王鈴木一郎,擁有至今無人能破的打擊率。
在大聯盟這樣至高無上的棒球殿堂,他的打擊率是多少呢?三成。
代表100顆球裡面,他成功打擊出去的有30顆,所以沒有成功的球,超過一半以上。
即便是安打王都是如此,如果他以往沒有針對他的打擊失誤研究或精進,他就不可能變得再更好。
同樣地,我們不可能永遠順利,
當我們無法認知到自己的問題,就不可能針對問題調整。
既然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除了永遠不會進步,也會陷入不斷的輪迴。
「老師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會想被老師或同學討厭嗎?」
「不想啊!誰會想!」
「那老師希望跟你一起解決問題,讓你可以有好人緣。而不是在你說完所有人的問題後,大家還是選擇遠離你,不是嗎?」
不想被看透的小籍,這次意外地沒有反駁,微微地嘟起了嘴。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接納與認可,特別是重要他人與同儕團體。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在冰山下的深層需求,只是針對他的表象行為不斷糾正,就容易陷入一種疲於奔命,卻無法減少行為出現頻率。
讓孩子學習到,在碰到問題與指責時,先就事論事,而不把「問題」和「自己不夠好」掛勾在一塊兒,才有辦法冷靜地看待事件的本身,讓「危機」變為自己更進步的「轉機」,這才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踏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