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國語文競賽市/縣賽的時間。
每年在這個時候,就得要指導選手
(或是校內國語文競賽,要選班上的選手也是一樣的概念)
如果對朗讀有點研究的人還好
但如果根本沒太多概念,就臨危受命的老師們
恐怕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不知從何指導起啊!
連續指導國中學生也有三五年了吧!自己也當過選手
還有一堆強者同學在國賽市賽當選手得名
有感於很多朗讀的講義實在感到有點距離和艱深
(像是又回到大一在上國音學的感覺啊)
上過朗讀的課程,也有點小小小的指導心得
版上可能有些剛碰到需要指導學生的老師們
索性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啊!
選手的選擇
要訓練選手,當然就是先要找人來比賽啊!
常常幾個老師在共同挑選選手的時候,也會意見分歧
因為每個人著重的點不盡相同,所以喜好自然不一樣
在全國競賽中:
語音(發音及聲調)45%
聲情(語調及語氣)45%
台風(儀容、態度、表情)10%
大家認為裡面最難後天改變的是哪一項?
當然就是「音色」跟「咬字」
音色好的選手,完全已經站在沒開始跑就贏一半的狀態
(像我就是音色有限的人,所以自己怎麼比賽,最好的名次大概就是第二了)
但只想靠天生音質就想老本吃十年的,不想認真訓練當然是行不通的
(想問他:你知道「方仲永」是誰嗎?)
所以如果能夠選擇,我還會注意其它兩點:
【國文程度】
我曾經有碰過音質很好的選手,聲音一出來根本可以直接當廣播節目主持人。驚艷全場,眾家老師們立刻面署第一
但是她的國文程度太差。訓練到最後,念抒情文跟論說文,念愉悅跟生氣,念欣喜跟沮喪,聽起來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對文意的理解度,實在太差了。
更不用說許多朗讀稿絕對不是「我手寫我口」那樣直截了當。
看不出文章後面的語境和感情,就是找深夜廣播主持人去競選晚會的概念
「凍蒜」不了的啊!
【積極度】
通常訓練選手的指導老師,不見得是他的任課老師,這時選手的主動積極度就很重要了。
如果他自己都不覺得這場比賽有什麼重要,比不上他補習聊天打手游的時間
那你再如何苦口婆心,告訴他他是可造之才,天生好手
他在此花費的時間也不會太大,進步也是有限。
(所以我們在挑選的時間,如果有條件卻沒有意願的選手,反而會被我們放生)
以上三點,是我在挑選選手時最注意的三個部分。
我也針對了不同的部分有專文介紹:
【朗讀稿件,基本抓錯、正音】
〈指導國語文競賽,先給你朗讀大補帖!如何正確發音、聲調與斷句,讓你一眼就能看出選手問題〉
【語速、聲調、斷句、ㄦ化韻】
〈你是國語文競賽朗讀選手,不是狂新聞的Siri好嘛!展現你的朗讀技巧吧!〉
【文體詮釋、聲情、
〈誰說朗讀只是念課文?訓練選手的聲音小劇場,讓成為國語文競賽的文章代言人〉
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文章下方或是粉專上和我交流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收獲,
請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