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培養 讀書筆記

當你感到痛苦難耐,失望無助的時候,來看《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身為一個差點進入諮商所的人,對於心理諮商並不陌生。在美國,每年有3000萬人接受心理諮商。但在台灣,這卻不太是我們的主流習慣。

還記得大學上輔導原理時,樊雪春老師說過,大家可能都有各式各樣的心理困擾,但很多時候我們通常選擇塔羅牌、占卜、算命,或是直接找朋友喝一杯,但好像不包含諮商。

所以這本書,讓對諮商不理解的人,有基本的概念。通常心理類的書籍,可能加入了太多的治療方式,而顯得過於生硬。但《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就像是一本小說。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書中的架構並不是一味的順敘法,就像我們的人生,也是走在現在,同時回顧著過去,瞻望著未來。而且諮商師本就是一週見病人一次,這樣的架構,也讓你一週週,更加認識這個角色。

心理師所面臨的問題(不能在街上認出病人、有雙重關係,別人覺得尷尬等等)

當大家聽到你的職業是心理師,多半會表現的十分驚訝,可能深怕你看出他心理的困擾,或是表現尷尬。《我已經夠好了》作者芮妮在書中提到他曾經在飛機上和陌生人談到自己研究的主題是「羞恥」,對方就立刻噤聲,可能大家對在陌生人面前談及內心深處的問題,還是沒那麼收放自己。

在診間如何瞭解或找出病人未說的真相

其實每個故事都有很多面向,人通常會忽略不符合自己視角的部分。問熱戀中的人對另一半的看法,你只能聽到半個故事,在他們分手之後再問你,還是只能聽到半個故事。

為了達成心理治療,心理師會試著看出病人真正的樣子,所以他們會特別留意病人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病人呢,當然希望心理師幫忙,可是他們也享受到喜愛和敬佩,換句話說他們會隱藏自己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在談話時用分心或防衛機制抵抗。

來心理治療的人,多半都想減輕焦慮或憂慮,希望打開人際關係的結。但他們幾乎都為寂寞所苦,他們渴望但缺少強韌的人際連結這。

心理師就是反射鏡子的反射鏡子,讓病人看見自己還看不見的角落。

病人開始接受治療時帶來的故事,未必是他離開時帶走的故事。最早期的風暴可能沒有寫進故事,一開始忽略的細節,可能是轉折點。病人的角色可能會變從跑龍套變成主人公,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心理師協助病人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什麼我需要面對什麼。經過成千上萬個小時的談話後,作者才領悟到「人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聽進別人對你說著「我相信你,我看見你還沒看見的可能性,我們可以來修訂你的故事。」

為何會踏上心理師一途,與在診間中病人的故事

想要深入了解病人的故事並給予幫助,作者蘿蕊踏上了心理師的路途。在診眼帶著你了解好萊塢製片約翰,才剛結婚就被診斷出癌末的茉莉,看不到人生希望而想自殺的老婦麗塔,還有總是陷入情感糾葛的女孩夏綠蒂。

以及作者自己,一個被男友分手而痛苦萬分的心理師。

每個人的心理困惑各有不同,但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下面這些主題:

【失去】

失去其實是多種面向的,包含具體的失去與潛在的失去。例如失去配偶,可能代表著──失敗、拒絕、背叛、未知,還有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人生故事,或者是包含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

對於一個分手或離婚的人而言,他失去的不只是現在的關係,還有未來的期望。因為現在的崩壞使得和現在相關的這個未來也跟著瓦解。

但如果我們把現在花在修復過去或控制未來,我們是讓自己困在永恆的後悔之中,如果我想活在現在,就一定得接受自己失去了原本的未來。

【痛苦】

把自己困鎖在痛苦回憶中的70老婦麗塔,不願意接受生命中出現的美好。作者蘿蕊這樣對他說著:

「你現在快70歲了,你覺得自己2、30歲犯的錯該怎麼辦?那些錯的確很嚴重,可是你已經自責是幾十年了,你也試過要彌補,這樣總該刑滿出獄了吧?或是至少該假釋了吧?

你還有很多條路可以選,但會因為你無法享受生命中任何美好而得到好處的人只有一個、就是你自己。

因為痛苦可以是一種自我保護。停在憂鬱狀態,也可以是某種形式的逃避。因為躲在痛苦的殼裡,就什麼也可以不用面對,什麼都不用做,因為你就是不值得。」

【死亡】

當茉莉和別人說他時日無多之際,他不需要別人跟他說「我們一定能克服」之類的話,而是一句簡單的「我愛你」,對於即將到來的死亡,茉莉只希望能繼續做著自己喜愛的事。他在自己的訃聞上寫下,他希望大家記得,自己始終被愛著。

即使眼前有很大的不確定,還是應該過好自己的人生。也許生命的本質就是這麼不確定,死亡是那樣如影隨形。迫使人們活得更加充實,不是抱著長存目標活在未來。

  • 體悟

人都想瞭解和被瞭解,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所以一再陷入同樣的困境。為什麼明明知道這樣做對自己的幸福有害,卻還是一再重複。

避免我們在餘生中,不斷重蹈覆轍,找出自己問題的核心,至關重要。

人生最過不去的總是差一點。差一點就得到什麼,差一點就有孩子,幾乎達到目標卻失之交臂,比一開始就不放手一搏更令人難受。

所以多少人因此便不去追求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王后有蛋蛋就能當國王了」如果你的人生一直在挑東撿西,如果你就是不承認「完美是美好的敵人」那你就是在剝奪自己的快樂。每個人都有底線,如果達不到,寧可整件事拉倒,那你就是在剝奪自己快樂的底線。

聖經裡說:做下去,才會懂。有時候你必須在確切知道一件事的意義之前,先去經驗它。如何解開自我束縛是一回事,「動手」解開束縛是另一回事,言語必須化為行動。很多時候束縛著自己的,都是自己的無意識。

書中提到一個有名的漫畫,畫的是一個囚犯。他關在牢裡死命地搖鐵窗,使勁吃奶的力氣想逃出去,可是他左右兩邊明明開著,沒有鐵窗。

這個囚犯只要巡巡牢房就能找到出口,可是他瘋了似的猛搖鐵窗。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我們覺得自己完全困住了,囚禁在自己的情緒牢籠裡,可是出口明明一直都在,只要我們願意去看。

《活出意義來》一書中,意義治療法學家弗蘭克在經歷集中營等不人道的非人對待生還後,說出這樣的話:

人的一切都能被奪走,除了一樣。人最終的自由,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身態度的自由。

美國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曾說:「靈性成熟的第二特徵,是寬厚。他的基礎,是從根本處接受自己。」

很多時候最刁難我們的,其實是自己。所以我們在面對悲傷的同時,應該是融入。將這些過往,和你的人生創造進行持續不斷的連結

而心理諮商,應該就是這樣的過程。即便你不再和心理師碰面,但生命中的關係不會真正的結束關係。他們會在你的記憶中,伴隨著你和不同人的互動。

結論:無論是透過心理治療或是各種方式,找到你的內夏瑪中深層的核心吧!

按:內夏瑪(Neshama),希伯來文中「靈魂」之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